连云港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连云港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稻花香里说丰年 富民兴村树标杆——连云港市灌云县芦场村、兴春村、张兴村土地流转助推集体增收成功案例
发布时间:2021-12-07     浏览次数:     来源:


芦场村:规模流转  集体经营 
芦场村作为圩丰镇首批集体自主经营种植的试点村,按照规范流转、规模流转、高效流转“三步走”路径,通过“支部抓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工作模式,进组入户,动员土地流转。截止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21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80%。去年秋季芦场村集体种植的650亩小麦,今年夏季喜获丰收,上半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68.5万元。种植的700亩水稻目前已收割结束,预计亩均产量达到1300斤,全年仅稻麦轮作一项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将达180万元,纯收入40万元以上。
兴春村:多种经营  打造基地
东王集镇兴春村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已流转土地近3000亩,其中可机械化耕种的成片田达2300亩,发展家庭农场5个,种植稻麦两季,为村集体带来纯收入20余万元。成立兴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连云港兴春农业有限公司,建成130亩产业富民基地,建设蔬菜大棚24个,一年分两季种植西瓜、长豆角、西葫芦等果蔬;树立品牌意识,注册“兴春百姓”商标,推动农产品深度对接大市场,全面提升经济效益。今年以来,产业富民基地实现纯收入近30万元,带动村内3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加上集体厂房、河堤马道出租和项目分红,预计年底纯收入将达60万元。
张兴村:联合发展  特色种植
张兴村原是南岗镇发展较为滞后的村,抓住西部岗岭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机遇,深入推进土地规模流转,成立田头党支部,打造“党员先锋示范田”,先后流转土地340亩,发展高效农业。建立村集体产业公司,采取“支部+公司+专家+大户+经纪人+农户”联合发展模式,种植西瓜,套种大棚“芦蒿+西红柿”。今年以来,通过销售西瓜、西红柿和一茬芦蒿,实现村集体收入67万元。目前,48亩大棚芦蒿长势正旺,60栋日光大棚正在建设,年底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有望突破百万元,纯收入达4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