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有效手段“新”
山东省莱西市日庄镇东白石山村“我爱我家”美丽庭院积分超市内,商品不用现金购买,只用积分兑换:1块抹布2个积分、1条毛巾6个积分……
近几年,“积分制”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创新手段,被很多地方引入,比如浙江义乌市何斯路村的乡村“功德银行”、湖南津市的“三种存折”、湖南新化县油溪桥村创新“户主文明档案袋”、山东威海市文登区将积分制纳入乡村信用体系建设、宁夏固原市的量化评价体系等。
除了“积分制”,各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建立“互联网+”治理模式。浙江省桐乡市数字赋能打造乡村治理乌镇样板,河南省长垣市通过“长垣微脑”解锁乡村治理服务新模式,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以大数据思维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五个转向”,重庆市渝北区织牢“四张网”让乡村治理更智能,四川省邛崃市全域“为村”助力乡村高效治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相关报告显示,今年3月,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另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不断提高,98.95%的农户使用智能手机,37.68%的村民通过互联网参与村公共事务决策的讨论或投票,66.18%的农户所在村庄建立了村民微信群,33.33%建立了村庄微信公众号。2018年,全国实现村级财务网上审计和公开的乡镇占比分别达12.7%、51.4%。
还有不少地方因地制宜创新“小手段”,撬动“大治理”。在重庆市渝北区,“一室、一桌、一茶”听民情问民需解民忧,调纠纷化矛盾办实事;在广东省清远市,“乡村新闻官”成为党和政府在基层的联系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和农民的知心人;在陕西省,深化“政银”合作,推动金融支持乡村治理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