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连云港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大美高原启新章
发布时间:2019-04-08     浏览次数:     来源:

 

大美高原启新章
——青海省奋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 农民日报 》( 2019年04月08日   01 版)

 

    本报记者郜晋亮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决策,面对新的历史机遇,青海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四个扎扎实实”根本要求,推动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全面动员、科学谋划,奋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019年伊始,青海省委召开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省委书记、省委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建军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振兴这个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主抓手抓紧抓牢、抓出成效。同时,要在推进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完善工作、形成合力,走出具有鲜明青海特点和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青海省省长、省委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宁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业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突出工作重点,明晰工作路径,掌握工作方法,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和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过去的一年,青海乡村振兴步伐铿锵,坚定前行。回顾2018年,青海省委成立了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建立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乡村振兴战略十大行动计划》《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三年行动》《乡村振兴百乡千村工程行动》;编制完成了《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优先安排1.3亿元财政资金在27个村(场)开展示范试点工作。
    既有科学的顶层设计,又有真金白银的实际行动。一石激起千层浪,乡村振兴的新潮热涌广袤高原,并夺下一项又一项战果,17.6万贫困人口告别贫困;改造农牧民危旧房6万户;农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广大农牧民群众住进砖瓦房、喝上放心水、走上小康路,高原大地发生着天翻地覆的恢宏巨变!具有青海鲜明特点和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也越来越清晰……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向导,大力实施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工程,让高原特色农牧产业成为脱贫致富、乡村产业兴旺的“主引擎”,让农牧民群众充分分享产业融合红利——
    地处柴达木盆地的都兰县,是青海省枸杞种植规模最大的县,曾经创下亩产鲜果单产最高纪录2600公斤。如何凭借着独特的地域和产业优势,实现枸杞产业振兴,让农牧民群众富起来,一直都是摆在都兰县决策者面前的一道思考题。
    哈西娃村是都兰县宗加镇一个传统的蒙古族牧业村,10年前,曾是全镇最穷的村,在县里都挂上了名号。刚刚返乡回来当上村党支部书记的温国忠,瞅准时机果断地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思路,在做强传统畜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枸杞产业。这一思路被村“两委”班子一致看好。       
    思路对了,还要敢干能干。现如今,哈西娃村枸杞种植面积达到1.26万亩,老百姓见到了真金白银。温国忠说:“仅仅种得好已经不能满足哈西娃村的发展需求,我们需要继续转型。”
    之后,村里开始瞄准枸杞初加工,并建成了集烘干区、色选区、包装区于一体枸杞初加工基地,这让哈西娃村枸杞的价格每吨提高了4000元。枸杞产业一跃成为带动哈西娃村集体经济飞速增长的“引擎”。
    除了枸杞,不得不说的还有牦牛。青海是世界牦牛主产区。牦牛产业是青海最具特色、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景的农牧产业之一,更是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实施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
    青海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厅长王玉虎说:“青海牦牛存栏总量480多万头,居全国之首,占全世界牦牛存栏量的32%。然而,庞大的数量背后却是多年以来原始放牧、产业粗放发展、产业化程度低的状态。牧区要推进产业振兴工程,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牦牛产业。”
    黄南州泽库县拉格日村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转方式、育主体、闯市场,走出了一条由粗放游牧方式到设施标准养殖,由一家一户分散放牧到规模集约发展之路,通过股权量化、按股分红等手段,既调动了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又让他们充分分享了产业发展收益。
    为了进一步推进牦牛产业振兴,2018年,青海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牦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成为全国牦牛特色产业优势区,并全面确立青海牦牛在全国乃至世界牦牛产业中的中心地位,引领青海乡村产业振兴。
    坚持生态优先,立足生态功能与产业功能并举,以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为抓手,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口,让绿水青山环绕每一个高原美丽乡村,让每一户农民都住得舒心——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然而,这里也曾因人草畜矛盾突出,超载过牧,导致90%以上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农牧业要持续良好发展、农牧民要持续稳定增收,必须始终立足生态优先,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多年前,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黄沙头村也曾是草原葱绿,牛羊肥壮,但后来由于超载过牧导致沙化,一到冬春季节就刮起沙尘暴,路上的黄沙得用推土机清理才能通行。这几年,被划为禁牧区后,经过一系列的生态修复和治理,这里已长出了新牧草。
    要保护也要发展。为了解决草原“人草畜”的矛盾,青海省提出了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战略,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立足生态功能与产业功能并举,按照以草定畜为核心,减轻草地压力,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目前,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已实现牧业村全覆盖,草原生态好转明显。
    农业要绿,农村要美。农村要美,先要农村环境美,农民住得舒心。
    平整的柏油路贯穿全村通到家家户户门口,沿路整齐地排列着太阳能路灯,墙面也被粉刷一新;村子里公共厕所、分类垃圾箱等设施一应俱全;村委会旁边还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儿童室、文娱室、图书室等公共文化设施……
    “就像做了一个大手术一样,整个村子大变样。”西宁市大通县朔北藏族乡东至沟村村民吴生梅高兴地说,“以前村子里是土路,现在都是柏油路啦,以前垃圾都倒在沟里,现在放垃圾箱,满了就给拉走了。”
    走进东至沟村,都会被这里清新的空气、质朴的民风、壮美的山林和干净的村落所吸引。近几年,东至沟村依靠特有的地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每到夏天,游客络绎不绝。
    村党支部书记张合成说:“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意识到,只有维护好了村子的环境,保护好了山上林子的生态,才能保证源源不断的客源,也就是守住了滚滚的财源。”
    东至沟村发展的故事用最简单的方式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东至沟这样的高原美丽乡村,在青海广袤的土地上如花儿一样在一朵一朵盛放。
    加快各类人才向农村集聚,鼓励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注重外引内育方式,畅通人才流动渠道,让“一懂两爱”的“三农”优秀人才融入乡村振兴的澎湃浪潮中——
    今年3月,一则西宁市大通县边麻沟村花海的招聘启事刷爆青海人的朋友圈。发朋友圈的是边麻沟村的党支部书记李培东。招聘的岗位有网络营销、采购员、综合服务部长、游乐场管理员等,入职的福利包含免费培训、通勤车、生日祝福、社会保险等。有人说:“为了能给村里吸引人才,李书记也是拼了”。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放在第一位,可是要发展产业就必须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尤其是管理方面的人才。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靠引进。只要足够优秀,哪怕是开高工资、交社保都可以。”李培东说。
    面对乡村振兴人才短缺的问题,其实在青海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之初已经开始了探索。2018年,青海在27个村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试点工作,并探索大学生服务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机制,为畅通乡村人才流动渠道破题。
    青海省委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孙文龙介绍,示范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根据各村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需要,从本村及附近村社未就业的大学生中遴选了200名,依据专业、特长安排到岗工作,并对每位大学生每月补助生活费2000元。今年,我们将再遴选200名大学生,并把补助提高到2400元。
    此外,青海省还积极推进务工返乡人员、大学生村官、能人回乡创业,广泛吸引各类人力资源投向农村,支撑乡村振兴。
    几年来,海东市互助县通过实施青年返乡创业行动,探索了“创业+农家乐”“创业+电子商务”“创业+乡村旅游”等培训项目,开发了符合返乡创业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创业担保贷款,给与创业补贴,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农村优秀人才创业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
    互助县东和乡麻吉村返乡大学生任臣义,在创业政策的鼓励与支持下,投资开发了麻吉村油嘴湾花海农庄暨田园综合体项目,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0余万元,带动村里近110户农户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致富增收。
    与任臣义不同,远在黄南州尖扎县康杨镇城上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刘贵明,从来到村里的那一刻起,心底立誓要带领全村人过上富裕日子。几年来,城上村一步一个台阶,以休闲采摘、赏花垂钓为主的乡村旅游红红火火,村民的口袋也越来越鼓。刘贵明说,下一步,他要和村民一起谋振兴。
    弘扬新青海精神,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筑牢基层文化阵地,培养农牧民新生活观,让文明和谐团结向上的良好村风民风拂遍高原——
    前几年,海南州共和县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在开车途经拉乙亥麻村时,不慎撞上了正在穿越马路的羊群。羊群主人按照每只羊1500元的价格索赔。可是在拉乙亥麻村的村规民约里有着明确规定:若在公路上发生撞死伤牛羊的事件,每只羊索赔不得超过1000元。村“两委”得知此事后,对违反村规的村民进行批评教育,并将多余的钱退了回去。
    回忆起这件事情,拉乙亥麻村党支部书记华宝深有感触地说:“做牧区工作,与老百姓打交道,有时候往往办好一件事就能带来巨大的改变。”拉乙亥麻村就是如此。这里曾经是让许多干部发愁的问题村、贫困村,打架、赌博、偷盗等问题像是一片沼泽,让全村深深陷入其中难以脱身。
    村里要发展必须先拿问题开刀,不来一场大手术,歪风邪气的顽疾就根除不了。村“两委”班子决定首先建立一套有惩罚措施的村规民约,让全村人发表意见,定好规矩。对那些不遵守的村民,抓出典型,进行惩戒,还要在全体村民大会上作检讨。如今的拉乙亥麻村,民风淳朴,经济富裕。
    拉乙亥麻村的变化是文明和谐、团结向上的良好村风民风结出的硕果之一。2018年5月,西宁市城北区首家村级“乡贤评理堂”在二十里铺镇莫家庄村成立,以人评理、以理明事、以理服人,有效拓宽村级民主议事渠道;2018年10月,海东市民和县在全县30个村(社区)开展创建讲习所,以不同形式的讲习,引导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增强爱党爱国理念,激发脱贫活力……
    一项项文化惠民工程,一个个基层文化阵地,在青海高原上的巨大效应已经显现,多年的陈规陋习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新时代里的新生活观。
    2018年12月,海东市化隆县出台《关于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婚丧嫁娶文明新风的指导意见(试行)》,对婚丧嫁娶等事宜的各类费用进行了明确规定,并设立了一系列奖惩措施。巴燕镇下地滩村的李吉胜一家是最早的受益者,其小儿子最初19万元的婚娶彩礼,最终双方约定成8万元。
    精神之力、文明之光,点点滴滴凝聚成新青海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文明之美、和谐之美、生态之美、民族团结之美、经济社会发展之美才会越发的美。
    牢筑战斗堡垒,注重人才储备,实施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党组织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保障乡村振兴上形成合力——
    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对于党的基层组织而言,不仅要做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成为新时代的先锋,更要坚定决心挑起乡村振兴的重任。青海省以提升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水平、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等为抓手,增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推进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2018年之前,青海大部分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村级党组织的运行经费主要依靠财政补助。为了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能力,青海省委提出实施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现如今,青海全省已有1800多个村集体经济成功“破零”,占到了全部行政村的45%。
    青海省委农办秘书处处长何世林说:“实施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是增强村级组织自主发展和自主保障能力、提升农牧区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是组织振兴工程的重要内容,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形成上下合力具有重要意义。”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关键看头羊。每一个村级党组织都像是一个战斗堡垒,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战场上,扎得稳、打得赢。从青南高原到海西大漠,从祁连山脚到河湟谷地,支部的典型、头羊的典型层出不穷。
    在海南州共和县龙羊新村,村党支部探索创新了“互促型”“融入型”“帮带型”“产业型”等多种组织设置形式,把党支部建在合作组织里,将养殖、种植、渔业协会进行整合,成立覆盖全村、功能健全的专业合作组织,与村党支部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实现了党建工作全覆盖,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在海东市平安区庄科村,几年来,巨变的背后是一个有远见,思维宽阔、团结一心的“好支部”。在党支部的带领和不断努力下,曾经凋零破败的“荒地”变成了让人流连忘返的“花海”;以前思想落后的“贫困户”变身致富“领头羊”;昔日“空壳村”成为今日“摇钱树”。
    庄科村第一书记张生杰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我们要将村里打造成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真正实现‘党建引领、基地带动、产业发展、村美民富’的目的。”
    大美青海,乡村正兴;初心不忘,未来可期;勠力同心再出发,撸起袖子加油干,高原乡村发展新画卷必将描绘得更加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