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三十年——福建宁德脱贫纪事
光明日报记者 张 政 刘文嘉 高建进
2018年06月02日08: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据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5月31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刊登了通讯《滴水穿石三十年——福建宁德脱贫纪事》,全文如下:
从福建宁德市区到宁德寿宁县下党乡,车向西北行,至少要经过15条隧道。白沙隧道、江家渡隧道、铜岩隧道、岭头隧道……每个隧道,都代表着闽东一座山。
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用另一种方式来到这里。在坐车颠簸几个小时后,路没有了。他沿着山中小径徒步两小时才进村,现场召开扶贫办公会,又用了3个小时披荆斩棘走出这片深山。
那是他就任宁德地委书记的第二年,是中国提出“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第五年。在宁德期间,他以脚步丈量了闽东的山容海纳,开启了带领贫困群众走出大山的“凿空之旅”。三十年后,当宁德贫困发生率已降至百分之零点零几,由闽东大地策源的扶贫思想,正在推动21世纪的中国迈向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当年的“滴水穿石”,与今天的脱贫攻坚呈现着同样的战略定力;
当年的“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凝练为今天的扶贫思想;
当年的“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发展为今天的“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
当年的“把心贴近人民”,今天有了更为有力的表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十年前赴后继,三十年一以贯之。脱贫路上的宁德样本,由此被历史地放入了更大的时空坐标中。
“滴水穿石”“弱鸟先飞”
下党乡71岁的老人王光朝,至今记得1989年盛夏的那一幕。
以150多年历史的文昌阁为背景,之字形的石径上走下了一队人,走在最前面的,正是头上戴着草帽、肩上搭着毛巾、手里拿着木杖的习近平。“我都记得,走到下党十一点多了,(习近平)一条毛巾都是汗哦,老百姓纷纷喊着‘地府(知府)来了’‘地府来了’,我们自己煮了凉茶,挑着担桶给他送去。”
这是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下党乡,第一次迎来地委书记这么大的官。四户极度贫困的家庭里,坐下了知心人;连门都没有的简陋小学教室,成了扶贫现场会的会场。
“找了块红纸,写上了‘会场’两个字,贴上了。桌子上铺的布,是不知从谁家找的被面。”下党乡原党委副书记刘明华参与了现场会,每一个细节都仿佛在眼前,“老百姓找遍全村,找出仅有的一瓶罐头给习书记送去了。习书记把里面的罐头倒在碗里,送给了会场的一个老婆婆,自己用空瓶子装凉茶喝。”
贫困,如大山围困,如重石压心。习近平提出,要率先解决公路、水电和办公三大问题。他还对带去的地、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大家都是翻箱倒柜、竭尽全力的,尽可能解决问题”。
山坳乡村下党的历史,在这个见到“地府”的夏天翻开了新篇。在习近平下党之行的第二个月,拿着上面“翻箱倒柜”下拨的72万元,下党公路和电站两个项目先后动工。刘明华说:“马上就干起来了。总书记当时考虑得非常长远,要想富先修路,建电站则等于给我们抓一只‘老母鸡’,可以生蛋的。”1991年1月,13公里的进乡公路建成;同年12月,下党电站建成。
一度被列入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宁德,同样在这两年时间中实现了深层变革。闽东九县甚至比邻的温州、苍南、乐清,都留下了习近平的足迹,仅下党乡所在的寿宁县,就曾经九次迎来他的访贫问苦、基层办公。他大力倡导的“滴水穿石”精神、“弱鸟先飞”意识、“行动至上”作风和“四下基层”制度,不仅使当地贫困户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更深度雕刻了闽东大地,造就了今天的闽东气质。
三十年久久为功,无数个下党故事,千万人的命运转折,几届宁德党委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接力攻坚,最终被历史提炼成了一串数字:截至2018年4月,宁德市累积脱贫77万多人、造福搬迁近40万人。目前,宁德贫困发生率已经降至0.028%。同期,全国的贫困发生率是3.1%。
今天,当记者从那条改变历史的公路进入下党,每一处景观都在无声地讲述着闽东从老书记那里继承的定力与干劲。盘山路的起点,“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牌子立在路边;沿途每隔几百米,写着“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小红旗迎风飘动;中心村村口,“红色旅游开发建设系列项目推进计划表”标牌背后,施工的村民人头攒动,新的建筑已经拔地而起。
王光朝老人,两年前开起了一家茶馆,起名“幸福茶馆”。问及名字的渊源时,他说:“幸福下党,难忘习总。没有总书记当年来下党,没有他牵挂着下党,下党的幸福从哪里来?下党人知恩,感恩。”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
在宁德所属的福鼎市赤溪村,如果你问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当年有几亩地,他会忽然愣住。在这里,土地不论“亩”,甚至不论“分”,只论“能出几担谷子”。甚至,用两只手一划拉,就能比量出自家田地大小。
赤溪村,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1984年,时任福鼎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的王绍据把赤溪村的贫困状况投书媒体,引发了中央关注。和闽东绝大多数村庄一样,它的土地资源被山与山挤压到最低限度,北方动辄千里沃野的景象,在这里几乎不能想象。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田地的稀缺与山海资源的丰厚形成了耐人寻味的对比。1988年9月,在闽东九县深入调研后的习近平,重新梳理了“山”与“海”的辩证法:小农经济是富不起来的,小农业也是没有多大前途的。我们要的是抓大农业。这就是说,在农业上,“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稳住粮食,山海田一起抓,发展乡镇企业,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王绍据记得,针对赤溪村所在的福鼎市,习近平还曾专门指出:抓山也能致富,把山管住,坚持十年、十五年、二十年,我们的山上就是“银行”了。这段话,记载在1988年8月11日印发的《福鼎通讯》上。
因地制宜打开了闽东视野,也带来了赤溪村对自身的再认识:路无一丈直、地无三尺平,14个自然村,有的甚至是“挂”在了山上,一方水土已难养一方人。由此,当地创造性提出“整体搬迁”思路,从最困难的22户88位畲族群众开始,将12个自然村陆续迁至赤溪行政村所在地。进入新世纪后,赤溪更是在生态优势和山地资源上做足了文章,背靠太姥山景区,把整个村庄变成旅游景点,村就是景,景就是村。绿水青山就是“银行”的预言,在三十年后得到印证:2017年,赤溪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16000多元,村级收入达到了80万元。
“山海经”的哲学,在几十年中赋予了每个脱贫致富的闽东村庄以独特的标识。今天的宁德人,会对各个村不同的发展模式如数家珍:下党,定制茶园;赤溪,旅游扶贫;柏洋村(福鼎市),产业致富;下歧村(福安市),海蛏养殖;北岐村(霞浦县),滩涂摄影……千村百景,月映万川。
2016年2月19日,在人民日报社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网演播室,与赤溪村村民进行了视频连线。他满怀深情地说,看到宁德乡亲们很高兴、很亲切。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的实践印证了现在的扶贫方针,就是要精准扶贫。
在视频连线的另一头,一辈子为赤溪脱贫奔走的王绍据眼睛湿热。“这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再次号召。”他说。
“必须有个好支部”
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是年社会生产总值超过20个亿的明星村。宽阔的村文化广场边上,“群众说事党小组”的办公室引人关注;整洁的村委会大厅里,基层党建“五心”工作法的牌子尤为醒目。
“五心”是指工作有信心、办事有公心、发展有恒心、为民有爱心、团结有诚心,每一“心”有专门所指和细化内容。围绕这一工作法,柏洋村形成了一整套周密的村务管理、公开、“话事”制度,统筹特色农业与工业企业,持续推动着“山海并进、产业富村”。
村党委书记王周齐感慨:“总书记当年在闽东工作时曾说过,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柏洋村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关键就在于我们这些年狠抓党建不放松。”
闽东父老都记得,两年主政宁德,习近平逐步建立了以“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为主要内容的“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坚决反腐倡廉、严惩违法乱纪、整顿干部建房、造就了党建大气候。一句“(如果不讲廉政)那么我们的事业还有什么希望,我们何以取信270万闽东人民”,音犹在耳、掷地有声。
以党建引领脱贫,被实践检验,以实践传承。在闽东,记者采访过的每个乡、村干部,都会率先提到党建的话题;走访过的每个脱贫村,都有自己丰富的党建经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活跃度,从深层次上塑造了一方水土的精气神。近年来,为贯彻“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的重要思想,宁德市选拔优秀“老乡镇”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从经济能人、返乡大学生当中推选8000余名村“两委”班子成员,选派了第五批365名机关党员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1640名干部驻村蹲点,安排近8000名干部包户扶贫。看房、看粮、看有无读书郎、看主要劳力强不强、看有无病人卧病在床,真正实现每个贫困村、贫困户都“有人挂”“有人帮”。
摆脱贫困,已经成为写在闽东大地上的当代史。
同时,也早已不仅是闽东历史。
1992年,《摆脱贫困》一书即将付梓。在书后的“跋”中,习近平写道:“在这本书中,我只提供一份我在闽东实践、思考的记录,这对于闽东脱贫事业和其他事业之宏伟大厦或可成为一石一木,对于后来者或许也有些微意义——若留下探索,后人总结;若留下经验,后人咀嚼;若留下教训,后人借鉴;若留下失误,后人避免。”
三十年奋力摆脱贫困,闽东已经别开生面。而十三亿多中国人民,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国,终将在2020年彻底与绝对贫困挥别。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02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