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连云港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农业特色小镇,如何精准定位与建设
发布时间:2017-09-29     浏览次数:     来源:新华日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以及2017年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以农产品加工、农业文化旅游、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镇。在政策导向和支持下,农业特色小镇已成为各地重点培育的特色小镇类别之一。在农业特色小镇成为“创新建设焦点”的形势下,对其进行精准定位,并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探索建设思路,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现吸纳小镇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带动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镇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一个经济社会单元。镇不同于乡或乡村,它不仅有社会组织功能,也有更强的人口聚集、资源聚集和经济活动功能。因此,镇既是地方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农村联系城市的纽带。所谓“农业特色小镇”,是指依托于农村自然环境、农业特色产业或农业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明确的特色农业产业定位的小镇类型。作为以农业产业为特色的小镇,其服务地方经济活动和联系城乡的纽带作用更为突出,带动农村发展和拉动农民增收的目标也更为明确。因此,农业特色小镇应具备以下六个特征:

    第一,地域基于农村。农业特色小镇在地域上应基于农村,或辐射范围涵盖农村,这样才能将来自城市的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要素直接有效地作用于农村发展,同时再经转换,反作用于城市。

    第二,组织面向农村。培育农业特色小镇涉及到定位农业产业类型、制定发展模式、规划发展前景、控制发展环境等环节,因此组织职能应直接面向农村,以确保培育工作的精准执行。

    第三,功能服务农村。农业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农业产业定位、农业文化内涵、乡村旅游资源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平台,这一平台的核心任务在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

    第四,农业产业聚集的平台。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提升涉农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农业特色小镇是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先导区,因此在培育过程中,更应注重平台功能,使其具备吸引农业相关产业集聚、实现融合发展的环境或条件。

    第五,农产品加工和交易的平台。特色农产品是农业特色小镇的显著优势,因此在发展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转化升值等方面,农业特色小镇应发挥积极作用,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创造条件。

    第六,经济文化资源连接城乡的平台。特色小镇由于受到城市与农村的双向辐射,发展具有明显的双向衔接特点,因此作为经济文化资源连接城乡的平台,正是特色小镇担负的重要使命。

    农业特色小镇有六种类型:一是依托独特自然环境和农业景观的特色小镇。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农业景观是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优化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的重要资源。以此为依托的农业特色小镇不仅可以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高和增长的新需求,同时也为农民增收增加新渠道。

    二是依托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农业特色小镇。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存在着质量不高、优质农产品不多等问题,将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已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也是依托优质农产品生产的特色小镇需要肩负的首要任务。

    三是依托农产品加工的特色小镇。依托农产品加工的特色小镇是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新一轮特色小镇建设中的热点。以“酒都小镇”山西汾阳杏花村镇为例。杏花村镇以汾酒品牌知名度为基础,从种植、酿造、储藏、灌装、包装、物流、会展、质检以及旅游休闲全产业链切入,形成了酒产业为支柱、酒文化为特色、旅游开发为突破口的产业形态,不断拉动全镇经济发展,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

    四是依托农产品贸易的特色小镇。五泉镇是杨凌区实现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基地,依托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区农科教优势,获得了大量科技、经济、政策支撑。五泉镇将现代农业发展作为镇域主导产业,强化“农科”特色,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现代农庄为引领,积极发展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形成了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特色产业体系。

    五是依托历史风貌的农业特色小镇。甪直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水乡古镇,以水多、桥多、巷多、古宅多、名人多著称。镇内水系纵横,古宅林立、古桥各异,遗迹众多,水乡特色浓郁,历史风貌完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被誉为“神州水乡第一镇”。

    六是依托民俗风情的农业特色小镇。中华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农业民俗多彩丰富,它们以不同的文化形式融入到整个民族的精神世界与遗产宝库。尝新节是湘、黔、桂等省区仡佬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农事节日,在每年新谷成熟时择日举行,以此庆祝五谷丰登、共享劳动果实。广西隆林仡佬族的尝新节活动最为隆重,每年都吸引来自各地的仡佬族同胞及其他兄弟民族等上万人参加。

    所谓“特色”,就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品质、风格和形式。“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依托小镇的资源禀赋状况、经济社会的物质基础以及历史文化的积累等条件。因此,农业特色小镇不能凭空打造,其培育要结合小镇自身的生态环境、文化资源和历史传统,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健康发展。

    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开展以来,中央和多地政府已经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如三部委支持符合条件的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申请专项建设基金,中央财政对工作开展较好的特色小镇给予适当奖励。特色小镇建设需要精准的产业定位和完善的规划计划,因此政府需要在编制规划、产业培育、财政扶持、配套基础设施、保障资源要素、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引导和支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市场主导,上下联动。农业特色小镇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也不是产业园区,更不是政府包揽一切的平台,而是农业产业发展载体,是农业产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社区。农业特色产业的培育与创新既要符合小镇自身的发展条件,又要顺应外部经济和市场需求,仅靠政府输血是难以长久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在坚持政府引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将行政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形成自身的造血功能,从而保证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特色小镇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因产而特,因产而兴。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差异化培育是防止“千镇一面”的有效手段。

    社会参与,多方支持,融合发展。培育农业特色产业需要大量资金、科技、文化的支撑,单纯依靠传统农业生产自身很难实现,应充分利用社会的多方参与和支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